全校師生“搶”課 外校學生社區(qū)居民蹭課 非遺種子在紡大開出時尚之花

A-   A+
發(fā)表時間:2024年12月26日    來源:湖北文明網(wǎng)

用英山纏花制作的胸針裝飾。

挎包上的陽新布貼。

12月23日,湖北省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研究中心(武漢紡織大學)(簡稱紡大非遺中心)內(nèi),在陽新布貼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周紅指導下,武漢紡織大學非遺社團學生戴雨楊穿針引線,完成陽新布貼《蓮生貴子圖》最后的刺繡部分。與傳統(tǒng)大紅大綠的布面不同,戴雨楊采用手工扎染面料做布貼,色彩飽和度低,傳統(tǒng)紋樣也因此增添了時尚和輕快。

武漢紡織大學非遺社團的前身是2010年成立的漢繡興趣班,由學校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研究中心組建,每周末邀請非遺傳承人義務傳授非遺技藝,成立10多年來,傳授的技藝除了漢繡外,還增加了陽新布貼、土家織錦、英山纏花等,已發(fā)展為有400余名在校師生加入的校園社團。

紡大非遺中心主任葉洪光介紹,將漢繡技藝用于服裝設計是不少學生加入興趣班的初衷和動力,“學校設計類學生集中,但時尚的源頭在歐美,學生們?nèi)绻茉诜b設計中融合本土文化,不照搬西方,作品會很有生命力”。

由于報名參與的學生越來越多,2015年前后,興趣班發(fā)展為學校的公選課《漢繡藝術》,32個課時2個學分,包含漢繡的理論、歷史、傳承保護以及體驗類課程,學生們都是零基礎,從繃繡花繃子開始學起,再學習平繡、鎖繡等技法,結(jié)課作業(yè)是完成一個漢繡產(chǎn)品,可以是衣服、茶杯墊、香囊、挎包、枕套等。

無論是興趣班還是公選課,非遺技藝的課堂對全校師生開放,學生最開始以服裝設計類學生為主,后來課堂信息“走漏”,和紡大相鄰的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、社會學的學生慕名旁聽,紡大社區(qū)的居民自備針線前來學習,50人的班級最多的時候容納了130多人,將300平方米的教學場地擠得滿滿當當,葉洪光回憶:“不夸張地說,連走廊上都是人?!?/p>

為什么不對課堂人數(shù)進行限制?“傳承人和從事非遺研究的老師們都希望‘活化’非遺,‘活化’的方法就是讓漢繡融入日常生活,不僅用于裝飾畫,還要成為生活日用品,更多人了解、制作、使用,技藝才能得到傳承和發(fā)揚。”葉洪光說,學員們會有很多奇思妙想,比如用漢繡技法繡出卡通人物,老師們也都接受。

2016年,武漢紡織大學被列為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傳承人群研培院校,借由培訓活動,非遺傳承人們相聚交流,周紅就是其中之一。交流中,她開闊了視野,還學習了漢繡、纏花等技藝。去年,周紅從陽新縣文化館退休,葉洪光邀請她常駐紡大校園,為學生們傳授陽新布貼技藝。

學生們也會好奇:布貼不就是把一塊布貼在另一塊布上,有何特別之處?周紅拿起挎包,將包面上的陽新布貼展示給學生們看:“每個花樣疊加粘貼,薄的部位布有三層,厚的就有七八層,整個圖案有淺浮雕的效果,每個花樣布的反面都粘有底襯,然后沿底襯邊緣翻轉(zhuǎn)復邊,最后沿花樣的邊緣進行釘線繡,包包磨爛了,布貼還是完好的,非常扎實耐用!”

上周,加納共和國留學生彭娜找到周紅,表示要學習陽新布貼。教學時,研究生戴雨楊有時會充當翻譯,師生也可以通過翻譯軟件和操作演示來交流。

“看到新鮮血液加入到非遺傳承中,我感到很欣慰。”周紅說,非遺不應該是稀有的,新鮮力量加入進來,把傳統(tǒng)文化和時尚結(jié)合起來,在日常生活中去使用非遺作品,就是最好的傳承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歆)

責任編輯:王炯

全校師生“搶”課 外校學生社區(qū)居民蹭課 非遺種子在紡大開出時尚之花

發(fā)表時間:2024-12-26 來源:湖北文明網(wǎng)

用英山纏花制作的胸針裝飾。

挎包上的陽新布貼。

12月23日,湖北省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研究中心(武漢紡織大學)(簡稱紡大非遺中心)內(nèi),在陽新布貼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周紅指導下,武漢紡織大學非遺社團學生戴雨楊穿針引線,完成陽新布貼《蓮生貴子圖》最后的刺繡部分。與傳統(tǒng)大紅大綠的布面不同,戴雨楊采用手工扎染面料做布貼,色彩飽和度低,傳統(tǒng)紋樣也因此增添了時尚和輕快。

武漢紡織大學非遺社團的前身是2010年成立的漢繡興趣班,由學校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研究中心組建,每周末邀請非遺傳承人義務傳授非遺技藝,成立10多年來,傳授的技藝除了漢繡外,還增加了陽新布貼、土家織錦、英山纏花等,已發(fā)展為有400余名在校師生加入的校園社團。

紡大非遺中心主任葉洪光介紹,將漢繡技藝用于服裝設計是不少學生加入興趣班的初衷和動力,“學校設計類學生集中,但時尚的源頭在歐美,學生們?nèi)绻茉诜b設計中融合本土文化,不照搬西方,作品會很有生命力”。

由于報名參與的學生越來越多,2015年前后,興趣班發(fā)展為學校的公選課《漢繡藝術》,32個課時2個學分,包含漢繡的理論、歷史、傳承保護以及體驗類課程,學生們都是零基礎,從繃繡花繃子開始學起,再學習平繡、鎖繡等技法,結(jié)課作業(yè)是完成一個漢繡產(chǎn)品,可以是衣服、茶杯墊、香囊、挎包、枕套等。

無論是興趣班還是公選課,非遺技藝的課堂對全校師生開放,學生最開始以服裝設計類學生為主,后來課堂信息“走漏”,和紡大相鄰的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、社會學的學生慕名旁聽,紡大社區(qū)的居民自備針線前來學習,50人的班級最多的時候容納了130多人,將300平方米的教學場地擠得滿滿當當,葉洪光回憶:“不夸張地說,連走廊上都是人。”

為什么不對課堂人數(shù)進行限制?“傳承人和從事非遺研究的老師們都希望‘活化’非遺,‘活化’的方法就是讓漢繡融入日常生活,不僅用于裝飾畫,還要成為生活日用品,更多人了解、制作、使用,技藝才能得到傳承和發(fā)揚?!比~洪光說,學員們會有很多奇思妙想,比如用漢繡技法繡出卡通人物,老師們也都接受。

2016年,武漢紡織大學被列為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傳承人群研培院校,借由培訓活動,非遺傳承人們相聚交流,周紅就是其中之一。交流中,她開闊了視野,還學習了漢繡、纏花等技藝。去年,周紅從陽新縣文化館退休,葉洪光邀請她常駐紡大校園,為學生們傳授陽新布貼技藝。

學生們也會好奇:布貼不就是把一塊布貼在另一塊布上,有何特別之處?周紅拿起挎包,將包面上的陽新布貼展示給學生們看:“每個花樣疊加粘貼,薄的部位布有三層,厚的就有七八層,整個圖案有淺浮雕的效果,每個花樣布的反面都粘有底襯,然后沿底襯邊緣翻轉(zhuǎn)復邊,最后沿花樣的邊緣進行釘線繡,包包磨爛了,布貼還是完好的,非常扎實耐用!”

上周,加納共和國留學生彭娜找到周紅,表示要學習陽新布貼。教學時,研究生戴雨楊有時會充當翻譯,師生也可以通過翻譯軟件和操作演示來交流。

“看到新鮮血液加入到非遺傳承中,我感到很欣慰?!敝芗t說,非遺不應該是稀有的,新鮮力量加入進來,把傳統(tǒng)文化和時尚結(jié)合起來,在日常生活中去使用非遺作品,就是最好的傳承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歆)
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

技術支持:荊楚網(wǎng)

投稿郵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