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載砥礪譜新篇 初心不改再出發(fā)——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持續(xù)擦亮“61號”紅色品牌

A-   A+
發(fā)表時間:2024年09月30日    來源:湖北文明網

“61號”紅色品牌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前來探訪。

配合“偉大的足跡——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展”推出的文藝活動,在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上演。

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,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。位于漢口原四民街61號的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,是新中國成立前為數不多的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之一,見證了中國革命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興起的歷史性轉變。

2013年11月,習近平總書記對籌建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的報告作出批示:“修舊如舊,保留原貌,防止建設性破壞”。

2016年9月30日,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建成開放。八年來,館方牢記囑托,接續(xù)奮斗,依托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歷史文化資源,深挖“61號”歷史內涵,傾情打造“61號”紅色品牌,切實把革命舊址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,激發(fā)廣大干部群眾的精神力量。

如今,這座矗立在英雄武漢的紅色地標,已成長為國家二級博物館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全國首批“大思政課”實踐教學基地、中央企業(yè)及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陣地觀眾實現指數級增長,成為國內外觀眾尤其是青少年競相探訪的文化新地標。

根植文物資源 打造青春品牌

“61號”紅色IP成文化新地標

一方館舍,承載難忘紅色記憶——1927年4月,中共中央機關由上海遷至武漢,選址原四民街61號、62號,作為大革命時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和中央秘書廳辦公地?!?1號”成為中共中央機關的代名詞,見證了早期共產黨人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歷程。

如今,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根植“61號”深厚歷史內涵,持續(xù)打造“61號”紅色IP,創(chuàng)建行走的大思政課、研學營、我們的節(jié)日、開學第一課·紅色文物進校園、我是探館小先鋒、紅途銀發(fā)行等分眾化子品牌教育體系,數百場高品質活動貫穿全年,立足陣地,廣泛覆蓋社區(qū)、校園、軍營、企業(yè)等,實現幼兒到老年人、干部群眾到國際友人的全輻射。尤其是以大型原創(chuàng)沉浸式實景劇《探路——中共中央在武漢》、獨幕音畫劇《蒙達尼之光》為代表的年輕態(tài)、多元化“61號”紅色產品,吸引數百萬觀眾熱情點贊,獲得人民日報、新華社、學習強國等各級媒體報道千余次,“正能量”轉化為“大流量”,成為中小型紀念館高質量發(fā)展的模范。

展教創(chuàng)新 多元融合

持續(xù)賦能“61號”紅色品牌建設

紀念館深入挖掘“中共中央在武漢”革命文物資源,圍繞“理想信念、家國情懷、斗爭精神”的主題,積極踐行“陣地+社會”多元融合理念,展教融合創(chuàng)新持續(xù)賦能“61號”紅色品牌建設。

八年來,紀念館精心策劃“理想與忠貞——革命伉儷在武漢”“燈塔照耀中國——中共中央駐地聯(lián)展(1921-1949)”等原創(chuàng)展覽20余個,每年引進、輸出展覽10余個,展覽以小切口詮釋大主題,連續(xù)多年斬獲湖北省博物館紀念館陳列展覽精品獎。

以精品原創(chuàng)展覽為基礎,紀念館堅持展教融合創(chuàng)新,面向不同年齡、不同群體的公眾,舉辦精品展覽大家講、實地探訪研學游、情景表演齊參與、傳統(tǒng)民俗手作體驗等內涵豐富、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活動,推動文博場館與教育、文藝、旅游等領域深度融合,持續(xù)增強紀念館的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傳播力。

經不懈努力,“61號”紅色品牌越擦越亮,相關產品榮獲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、全國文化遺產旅游“百強案例”等。

開門辦館 館校協(xié)同

“61號”思政平臺賡續(xù)紅色血脈

黨的歷史是最生動、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。紀念館積極破解人員不足、場地受限等壁壘,充分發(fā)揮全國首批“大思政課”實踐教學基地平臺優(yōu)勢,開門辦館,探索了一條可行的館校合作路徑,助力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。

2023年3月以來,紀念館聯(lián)動華中科技大學、武漢大學、武漢二中等20余所大中小學及幼兒園,共建大思政課教學實踐基地,在全省率先成立高校志愿者聯(lián)盟,開發(fā)志愿者線上管理平臺,組建“61號”志愿紅、“61號”小紅伢等志愿服務團隊,累計吸引千余名大學生、300余名中小學生深度參與參觀講解、劇目演繹、文藝宣講、文物研究、宣傳編輯等各類教育實踐活動。參與青少年從被動的受教者轉變?yōu)橹鲃拥闹v述者、演繹者,在沉浸式體驗中共同締造“61號”精神家園,賡續(xù)紅色血脈。

相關志愿服務、大思政課研學課程,分別榮獲國家文物局、教育部2023年“大思政課”百優(yōu)精品項目,2024年湖北省文博系統(tǒng)十佳研學案例。

八載砥礪譜新篇,今年8月,紀念館成功晉級國家二級博物館。館長袁亞妮表示,該館將繼續(xù)賡續(xù)初心火種,聚力行穩(wěn)致遠,與時俱進講好英雄武漢、知音湖北故事,為推動全省文化繁榮發(fā)展貢獻紀念館之力,讓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在新時代煥發(fā)新活力、綻放新光彩。(文/圖:韓揚 鮮于惠子

責任編輯:李歡
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    技術支持:荊楚網    027-87238963
投稿郵箱:hbwmwxxbs@vip.163.com    鄂ICP備18025215號

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4607號

八載砥礪譜新篇 初心不改再出發(fā)——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持續(xù)擦亮“61號”紅色品牌

發(fā)表時間:2024-09-30 來源:湖北文明網

“61號”紅色品牌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前來探訪。

配合“偉大的足跡——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展”推出的文藝活動,在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上演。

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,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。位于漢口原四民街61號的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,是新中國成立前為數不多的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之一,見證了中國革命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興起的歷史性轉變。

2013年11月,習近平總書記對籌建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的報告作出批示:“修舊如舊,保留原貌,防止建設性破壞”。

2016年9月30日,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建成開放。八年來,館方牢記囑托,接續(xù)奮斗,依托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歷史文化資源,深挖“61號”歷史內涵,傾情打造“61號”紅色品牌,切實把革命舊址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,激發(fā)廣大干部群眾的精神力量。

如今,這座矗立在英雄武漢的紅色地標,已成長為國家二級博物館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全國首批“大思政課”實踐教學基地、中央企業(yè)及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陣地觀眾實現指數級增長,成為國內外觀眾尤其是青少年競相探訪的文化新地標。

根植文物資源 打造青春品牌

“61號”紅色IP成文化新地標

一方館舍,承載難忘紅色記憶——1927年4月,中共中央機關由上海遷至武漢,選址原四民街61號、62號,作為大革命時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和中央秘書廳辦公地?!?1號”成為中共中央機關的代名詞,見證了早期共產黨人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艱難歷程。

如今,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根植“61號”深厚歷史內涵,持續(xù)打造“61號”紅色IP,創(chuàng)建行走的大思政課、研學營、我們的節(jié)日、開學第一課·紅色文物進校園、我是探館小先鋒、紅途銀發(fā)行等分眾化子品牌教育體系,數百場高品質活動貫穿全年,立足陣地,廣泛覆蓋社區(qū)、校園、軍營、企業(yè)等,實現幼兒到老年人、干部群眾到國際友人的全輻射。尤其是以大型原創(chuàng)沉浸式實景劇《探路——中共中央在武漢》、獨幕音畫劇《蒙達尼之光》為代表的年輕態(tài)、多元化“61號”紅色產品,吸引數百萬觀眾熱情點贊,獲得人民日報、新華社、學習強國等各級媒體報道千余次,“正能量”轉化為“大流量”,成為中小型紀念館高質量發(fā)展的模范。

展教創(chuàng)新 多元融合

持續(xù)賦能“61號”紅色品牌建設

紀念館深入挖掘“中共中央在武漢”革命文物資源,圍繞“理想信念、家國情懷、斗爭精神”的主題,積極踐行“陣地+社會”多元融合理念,展教融合創(chuàng)新持續(xù)賦能“61號”紅色品牌建設。

八年來,紀念館精心策劃“理想與忠貞——革命伉儷在武漢”“燈塔照耀中國——中共中央駐地聯(lián)展(1921-1949)”等原創(chuàng)展覽20余個,每年引進、輸出展覽10余個,展覽以小切口詮釋大主題,連續(xù)多年斬獲湖北省博物館紀念館陳列展覽精品獎。

以精品原創(chuàng)展覽為基礎,紀念館堅持展教融合創(chuàng)新,面向不同年齡、不同群體的公眾,舉辦精品展覽大家講、實地探訪研學游、情景表演齊參與、傳統(tǒng)民俗手作體驗等內涵豐富、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活動,推動文博場館與教育、文藝、旅游等領域深度融合,持續(xù)增強紀念館的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傳播力。

經不懈努力,“61號”紅色品牌越擦越亮,相關產品榮獲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、全國文化遺產旅游“百強案例”等。

開門辦館 館校協(xié)同

“61號”思政平臺賡續(xù)紅色血脈

黨的歷史是最生動、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。紀念館積極破解人員不足、場地受限等壁壘,充分發(fā)揮全國首批“大思政課”實踐教學基地平臺優(yōu)勢,開門辦館,探索了一條可行的館校合作路徑,助力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。

2023年3月以來,紀念館聯(lián)動華中科技大學、武漢大學、武漢二中等20余所大中小學及幼兒園,共建大思政課教學實踐基地,在全省率先成立高校志愿者聯(lián)盟,開發(fā)志愿者線上管理平臺,組建“61號”志愿紅、“61號”小紅伢等志愿服務團隊,累計吸引千余名大學生、300余名中小學生深度參與參觀講解、劇目演繹、文藝宣講、文物研究、宣傳編輯等各類教育實踐活動。參與青少年從被動的受教者轉變?yōu)橹鲃拥闹v述者、演繹者,在沉浸式體驗中共同締造“61號”精神家園,賡續(xù)紅色血脈。

相關志愿服務、大思政課研學課程,分別榮獲國家文物局、教育部2023年“大思政課”百優(yōu)精品項目,2024年湖北省文博系統(tǒng)十佳研學案例。

八載砥礪譜新篇,今年8月,紀念館成功晉級國家二級博物館。館長袁亞妮表示,該館將繼續(xù)賡續(xù)初心火種,聚力行穩(wěn)致遠,與時俱進講好英雄武漢、知音湖北故事,為推動全省文化繁榮發(fā)展貢獻紀念館之力,讓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果在新時代煥發(fā)新活力、綻放新光彩。(文/圖:韓揚 鮮于惠子
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

技術支持:荊楚網

投稿郵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