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露將至,解鎖養(yǎng)生新“露”徑

A-   A+
發(fā)表時間:2024年09月06日    來源:湖北文明網(wǎng)

“露沾蔬草白,天氣轉青高?!碑敵柯遁p吻葉尖,白露悄然而至,秋天的畫筆已蘸滿涼意。

白露是二十四節(jié)氣的第十五個節(jié)氣,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(jié)氣。夏至以后,太陽直射點逐漸南移,北半球日照時間逐漸變短,光照強度減弱,地面輻射散熱快,溫度也下降得快。時至公歷九月七日至九日,傍晚時分,氣溫驟降,寒生凝露,故而稱為白露。正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說道,“水土濕氣凝而為露,秋屬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而氣始寒也”。

時至白露,氣候干燥,晝夜溫差較大,天氣漸漸轉涼。我們該如何順應時節(jié),調養(yǎng)身體呢?

一、穿衣篇:早晚添衣,適當秋凍

白露時節(jié),天氣漸漸轉涼,晝夜溫差變大。白天天氣較溫和,穿著短袖、背心這樣清涼的衣服也不會感覺寒冷。然而到了傍晚氣溫逐漸下降,如果繼續(xù)穿著短袖、背心可能會著涼。正是因為白天天氣較為溫和,會讓人們在夜晚放松警惕而著涼,因此白露時節(jié)也成了呼吸道疾病的高發(fā)時期。正如民諺所云:白露身弗露。言至是天氣乃肅,可以授衣耳。白露時節(jié),已然入秋,晝夜溫差大,早晚添衣可防止受涼。尤其老年人、兒童和其他耐寒能力較差的人群,要更加注重保暖,做到早晚添衣、下不露足、中不露臍。

“秋凍”也是一種傳統(tǒng)的養(yǎng)生方法,即在秋季適當減少衣物,讓身體逐漸適應較低的溫度。健康人群可以通過適當?shù)臎鏊碳?,提高耐寒能力。但是,人的頭部、頸部、腹部、關節(jié)、腳等身體部位較為脆弱,應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,特別是有晨練習慣的朋友,更加需要注意添加衣物。此外,老年人、嬰幼兒以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體質較弱的特殊人群不適合秋凍。晝夜溫差大容易導致寒冷刺激,血壓波動,誘發(fā)急性冠脈綜合征、腦梗塞等多種與血管健康相關的疾病。

二、飲食篇:防秋燥,貼秋膘

白露時節(jié)已然入秋,空氣濕度降低,天氣干燥。燥邪傷人,人體容易出現(xiàn)口干、唇干、鼻干、咽干、皮膚干燥等癥狀,這就是人們常說的“秋燥”。白露時節(jié)燥邪傷人,鼻腔疾病、哮喘病、支氣管病等易發(fā)。為防止秋燥傷人,飲食上應以養(yǎng)陰潤燥為主,多吃蘋果、梨、銀耳、蜂蜜、枸杞、蘿卜等具有潤肺生津、養(yǎng)陰潤燥功效的食物。有吸煙習慣的人在秋季除了要多吃養(yǎng)肺的食物,還應經(jīng)常吃富含維生素的食品,如胡蘿卜、菠菜、雞蛋等。此外,多喝溫水、果汁、豆?jié){等飲品補充水分同樣有利于預防秋燥。

夏季酷熱大汗,人們的食欲下降,身體可能因為營養(yǎng)攝入不足而消瘦,俗稱“苦夏”。到了秋季,天氣逐漸涼爽,人們的胃口逐漸變好,需要進行合理的飲食調理,補充營養(yǎng)、恢復體力,即“貼秋膘”。貼秋膘時的食物選擇頗有講究,應選擇營養(yǎng)豐富、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以助于調節(jié)脾胃功能,改善夏季食欲不振而導致的營養(yǎng)不良狀況。其中魚肉類富含蛋白質,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,粥湯易于消化,它們都是“貼秋膘”的佳品。此外,大家應該注意:雖然秋季是進補的好時節(jié),但也要適量適度、均衡飲食,避免過度進補導致肥胖。

三、運動篇:動靜結合,適量為宜

白露時節(jié),運動應注重兩個“動靜結合”:既要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,以增強體質、提高免疫力,又要保證充足的休息,以恢復體力;既可以進行慢跑、游泳、登山這類強度較大的運動,又可以進行站樁、太極拳、八段錦等動作柔和緩慢的運動。

運動時強度不宜過大,以微微出汗、但不疲倦為度,避免消耗太多體力、勞神傷身。老年人和體質較弱的人群應選擇太極拳、八段錦等較為柔和的運動方式,不過度運動,強身健體、養(yǎng)足精氣神。

四、情志篇:收斂神氣,切勿悲秋

白露之后秋漸深,見到秋天萬物肅殺的景象,容易出現(xiàn)消沉的情緒,特別是現(xiàn)在很多年輕人工作壓力大,尤其是在外地的年輕人,親戚朋友都不在身邊,更容易抑郁,甚至產(chǎn)生自我懷疑,正所謂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?,F(xiàn)代醫(yī)學認為,秋天日照減少,大腦松果體分泌的褪黑素減少,再加上天氣變化大,容易使正常人情緒波動,出現(xiàn)“悲秋”狀態(tài)。《黃帝內經(jīng)》有云“秋三月,此謂容平……使志安寧,以緩秋刑,收斂神氣,使秋氣平”。因此,白露時節(jié)注重收斂神氣,使神志安寧,穩(wěn)定情緒,建議增加社交活動,出門走走,戶外登山,曬曬秋天的太陽,與合適的人交流,走出悲秋的感覺。

白露養(yǎng)生,總結如下:

白露至,秋意涼,晝夜溫差需謹防。

早晚添衣勿露體,秋凍適度保健康。

潤肺生津防秋燥,貼膘進補增脂肪。

運動養(yǎng)生動靜宜,身心和諧樂無疆。

白露養(yǎng)生有妙方,歲歲安康福滿堂。


稿件來源:《醫(yī)藥導報》

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(yī)學院基礎醫(yī)學院 魏靜儀

江漢大學附屬醫(yī)院武漢市六醫(yī)院 王清睿

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(yī)學院附屬協(xié)和醫(yī)院 楊盛力

(配圖: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(yī)學院基礎醫(yī)學院 魏靜儀)

責任編輯:王炯

白露將至,解鎖養(yǎng)生新“露”徑

發(fā)表時間:2024-09-06 來源:湖北文明網(wǎng)

“露沾蔬草白,天氣轉青高?!碑敵柯遁p吻葉尖,白露悄然而至,秋天的畫筆已蘸滿涼意。

白露是二十四節(jié)氣的第十五個節(jié)氣,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(jié)氣。夏至以后,太陽直射點逐漸南移,北半球日照時間逐漸變短,光照強度減弱,地面輻射散熱快,溫度也下降得快。時至公歷九月七日至九日,傍晚時分,氣溫驟降,寒生凝露,故而稱為白露。正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說道,“水土濕氣凝而為露,秋屬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而氣始寒也”。

時至白露,氣候干燥,晝夜溫差較大,天氣漸漸轉涼。我們該如何順應時節(jié),調養(yǎng)身體呢?

一、穿衣篇:早晚添衣,適當秋凍

白露時節(jié),天氣漸漸轉涼,晝夜溫差變大。白天天氣較溫和,穿著短袖、背心這樣清涼的衣服也不會感覺寒冷。然而到了傍晚氣溫逐漸下降,如果繼續(xù)穿著短袖、背心可能會著涼。正是因為白天天氣較為溫和,會讓人們在夜晚放松警惕而著涼,因此白露時節(jié)也成了呼吸道疾病的高發(fā)時期。正如民諺所云:白露身弗露。言至是天氣乃肅,可以授衣耳。白露時節(jié),已然入秋,晝夜溫差大,早晚添衣可防止受涼。尤其老年人、兒童和其他耐寒能力較差的人群,要更加注重保暖,做到早晚添衣、下不露足、中不露臍。

“秋凍”也是一種傳統(tǒng)的養(yǎng)生方法,即在秋季適當減少衣物,讓身體逐漸適應較低的溫度。健康人群可以通過適當?shù)臎鏊碳?,提高耐寒能力。但是,人的頭部、頸部、腹部、關節(jié)、腳等身體部位較為脆弱,應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,特別是有晨練習慣的朋友,更加需要注意添加衣物。此外,老年人、嬰幼兒以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體質較弱的特殊人群不適合秋凍。晝夜溫差大容易導致寒冷刺激,血壓波動,誘發(fā)急性冠脈綜合征、腦梗塞等多種與血管健康相關的疾病。

二、飲食篇:防秋燥,貼秋膘

白露時節(jié)已然入秋,空氣濕度降低,天氣干燥。燥邪傷人,人體容易出現(xiàn)口干、唇干、鼻干、咽干、皮膚干燥等癥狀,這就是人們常說的“秋燥”。白露時節(jié)燥邪傷人,鼻腔疾病、哮喘病、支氣管病等易發(fā)。為防止秋燥傷人,飲食上應以養(yǎng)陰潤燥為主,多吃蘋果、梨、銀耳、蜂蜜、枸杞、蘿卜等具有潤肺生津、養(yǎng)陰潤燥功效的食物。有吸煙習慣的人在秋季除了要多吃養(yǎng)肺的食物,還應經(jīng)常吃富含維生素的食品,如胡蘿卜、菠菜、雞蛋等。此外,多喝溫水、果汁、豆?jié){等飲品補充水分同樣有利于預防秋燥。

夏季酷熱大汗,人們的食欲下降,身體可能因為營養(yǎng)攝入不足而消瘦,俗稱“苦夏”。到了秋季,天氣逐漸涼爽,人們的胃口逐漸變好,需要進行合理的飲食調理,補充營養(yǎng)、恢復體力,即“貼秋膘”。貼秋膘時的食物選擇頗有講究,應選擇營養(yǎng)豐富、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以助于調節(jié)脾胃功能,改善夏季食欲不振而導致的營養(yǎng)不良狀況。其中魚肉類富含蛋白質,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,粥湯易于消化,它們都是“貼秋膘”的佳品。此外,大家應該注意:雖然秋季是進補的好時節(jié),但也要適量適度、均衡飲食,避免過度進補導致肥胖。

三、運動篇:動靜結合,適量為宜

白露時節(jié),運動應注重兩個“動靜結合”:既要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,以增強體質、提高免疫力,又要保證充足的休息,以恢復體力;既可以進行慢跑、游泳、登山這類強度較大的運動,又可以進行站樁、太極拳、八段錦等動作柔和緩慢的運動。

運動時強度不宜過大,以微微出汗、但不疲倦為度,避免消耗太多體力、勞神傷身。老年人和體質較弱的人群應選擇太極拳、八段錦等較為柔和的運動方式,不過度運動,強身健體、養(yǎng)足精氣神。

四、情志篇:收斂神氣,切勿悲秋

白露之后秋漸深,見到秋天萬物肅殺的景象,容易出現(xiàn)消沉的情緒,特別是現(xiàn)在很多年輕人工作壓力大,尤其是在外地的年輕人,親戚朋友都不在身邊,更容易抑郁,甚至產(chǎn)生自我懷疑,正所謂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。現(xiàn)代醫(yī)學認為,秋天日照減少,大腦松果體分泌的褪黑素減少,再加上天氣變化大,容易使正常人情緒波動,出現(xiàn)“悲秋”狀態(tài)?!饵S帝內經(jīng)》有云“秋三月,此謂容平……使志安寧,以緩秋刑,收斂神氣,使秋氣平”。因此,白露時節(jié)注重收斂神氣,使神志安寧,穩(wěn)定情緒,建議增加社交活動,出門走走,戶外登山,曬曬秋天的太陽,與合適的人交流,走出悲秋的感覺。

白露養(yǎng)生,總結如下:

白露至,秋意涼,晝夜溫差需謹防。

早晚添衣勿露體,秋凍適度保健康。

潤肺生津防秋燥,貼膘進補增脂肪。

運動養(yǎng)生動靜宜,身心和諧樂無疆。

白露養(yǎng)生有妙方,歲歲安康福滿堂。


稿件來源:《醫(yī)藥導報》

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(yī)學院基礎醫(yī)學院 魏靜儀

江漢大學附屬醫(yī)院武漢市六醫(yī)院 王清睿

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(yī)學院附屬協(xié)和醫(yī)院 楊盛力

(配圖: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(yī)學院基礎醫(yī)學院 魏靜儀)
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

技術支持:荊楚網(wǎng)

投稿郵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