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安區(qū)馬橋鎮(zhèn)垅口村垅口馮:宰相故里傳家風

A-   A+
發(fā)表時間:2020年01月17日    來源:湖北文明網(wǎng)

  

咸寧市咸安區(qū)馬橋鎮(zhèn)垅口馮古民居群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勇 攝)

  咸安區(qū)馬橋鎮(zhèn)垅口村垅口馮,三面環(huán)山,村灣都姓馮,是北宋副宰相馮京的后裔。

  馮京,字當世,我省咸安人,宋皇祐元年“三元”及第,官至知政參事(副宰相)。其為人正直,與司馬光、蘇軾等交流唱和。

  元末明初,其后裔尋根遷回咸安垅口馮。馮家詩書家風,崇文尚德,解放后該村灣就走出50多名大學生。

  宰相故里瑞錦傳芳

  龍泉山腳下,古木參天,兩條小溪潺潺流淌,5棟青墻黛瓦古民居一字排開,院子中立著馮京的雕像,手持書卷,時刻提醒著子孫不忘詩書。

  這就是垅口馮。古民居看起來連成一片,但又相對獨立,從左往右分別是:凌云第、瑞錦傳芳、四德家風、四德堂、當世第。

  馮家輝老人今年66歲,住在瑞錦傳芳老屋里。他介紹,自己是馮京的第37代后人。

  他說,元末明初,馮家后代為躲避戰(zhàn)亂,從江西遷移過來尋根。明成化年間,馮家五兄弟修建了這5棟古民居。這5棟古民居一進多重,大小不一,共有堂屋14個,青石鋪成的大小天井26個,建筑面積達5551.42平方米。

  當世第,是后人為紀念馮京,而以他的字來命名??邕^當世第莊重的石門,穿過天井,上堂屋后面屏風上懸掛著“萱圃秋高”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。馮家輝介紹,這是清代馮從龍母親七十大壽時,其少時同窗、清朝三代皇師雷以諴親筆題贈。

  古居、古橋、古樹和古井,這里仿佛穿越了時空。2011年,咸安區(qū)將垅口馮古民居列為文物保護單位,2014年獲評為“第三批中國傳統(tǒng)村落”,政府出資300萬元進行了修繕。

  50多名大學生從這里走出

  “孝悌忠信,詩書傳家。”馮洋波今年65歲,出生于凌云第,他翻開族譜介紹,馮家家風代代相傳。

  馮洋波雖是農(nóng)民,但他筆耕不輟,是當?shù)赜忻摹靶悴拧?。農(nóng)閑時,他在家寫詩作賦習字,曾發(fā)表過《垅口馮賦》。翻開他的記錄本,只見字跡工整,楷書如模板印刻。

  “家風甚嚴!”馮洋波的女兒馮宇麗大學畢業(yè)后考上公務員,她介紹,父親要求子女不僅學習好,還要品德好,常在耳邊教導為人處事之道。

  她記得,有一次哥哥謊報成績,父親到學校問老師才知道。回家后,父親將哥哥一頓狠揍,姐妹求情也沒有用,打完之后還讓哥哥跪著寫檢討書。自此,兄妹再也不敢撒謊。

  受父親言傳身教,馮宇麗兄妹學習成績都比較好,均讀了大學參加工作,目前都成了家。逢年過節(jié),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回垅口馮陪伴父母。

  垅口馮至今家風純樸,崇文尚德,人才輩出。解放后,僅60來戶的村灣出了50多名大學生,其中有多名博士、教授等。

  這里將建成國學文化村

  從村口拐進村灣,一座白廊黛瓦的廊橋橫跨小溪,橋上書有“狀元橋”。

  狀元橋的另一頭便是垅口馮村灣。村灣里炊煙裊裊,村里干凈整潔。

  “這里正在進行美麗鄉(xiāng)村振興第二期建設!”村支書鄒孔輝介紹,狀元橋已經(jīng)修繕完畢,狀元亭也建好。狀元亭全木制結構,青石鋪地,有座椅靠欄,馮京的夫人像立在亭下。據(jù)了解,在亭柱上,將繪畫講述馮京艱難求學,終中狀元的故事。

  鄒孔輝說,這里還將古民居保護性修復為“狀元書院”科舉文化館和馮京博物館,陳列科舉選才制度的變遷、史料。沿著村灣荷塘,將以荷塘旁古井亭小園林為核心,修建沿河步道,布置宋詞書法石刻,傳頌經(jīng)典、了解宋詞名家的故事,建成宋詞文化園。

  記者看到,入村的扶貧旅游公路已擴寬至雙車道。據(jù)馬橋鎮(zhèn)鄉(xiāng)村振興示范圈規(guī)劃方案,垅口馮將打造成國學文化村和田園生態(tài)度假村,成為馬橋田園鄉(xiāng)村文化旅游帶重要的組成部分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鵬 通訊員 胡劍芳 李星)

責任編輯:李歡
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    技術支持:荊楚網(wǎng)    027-87238963
投稿郵箱:hbwmwxxbs@vip.163.com    鄂ICP備18025215號

鄂公網(wǎng)安備 42010602004607號

咸安區(qū)馬橋鎮(zhèn)垅口村垅口馮:宰相故里傳家風

發(fā)表時間:2020-01-17 來源:湖北文明網(wǎng)

  

咸寧市咸安區(qū)馬橋鎮(zhèn)垅口馮古民居群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勇 攝)

  咸安區(qū)馬橋鎮(zhèn)垅口村垅口馮,三面環(huán)山,村灣都姓馮,是北宋副宰相馮京的后裔。

  馮京,字當世,我省咸安人,宋皇祐元年“三元”及第,官至知政參事(副宰相)。其為人正直,與司馬光、蘇軾等交流唱和。

  元末明初,其后裔尋根遷回咸安垅口馮。馮家詩書家風,崇文尚德,解放后該村灣就走出50多名大學生。

  宰相故里瑞錦傳芳

  龍泉山腳下,古木參天,兩條小溪潺潺流淌,5棟青墻黛瓦古民居一字排開,院子中立著馮京的雕像,手持書卷,時刻提醒著子孫不忘詩書。

  這就是垅口馮。古民居看起來連成一片,但又相對獨立,從左往右分別是:凌云第、瑞錦傳芳、四德家風、四德堂、當世第。

  馮家輝老人今年66歲,住在瑞錦傳芳老屋里。他介紹,自己是馮京的第37代后人。

  他說,元末明初,馮家后代為躲避戰(zhàn)亂,從江西遷移過來尋根。明成化年間,馮家五兄弟修建了這5棟古民居。這5棟古民居一進多重,大小不一,共有堂屋14個,青石鋪成的大小天井26個,建筑面積達5551.42平方米。

  當世第,是后人為紀念馮京,而以他的字來命名??邕^當世第莊重的石門,穿過天井,上堂屋后面屏風上懸掛著“萱圃秋高”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。馮家輝介紹,這是清代馮從龍母親七十大壽時,其少時同窗、清朝三代皇師雷以諴親筆題贈。

  古居、古橋、古樹和古井,這里仿佛穿越了時空。2011年,咸安區(qū)將垅口馮古民居列為文物保護單位,2014年獲評為“第三批中國傳統(tǒng)村落”,政府出資300萬元進行了修繕。

  50多名大學生從這里走出

  “孝悌忠信,詩書傳家?!瘪T洋波今年65歲,出生于凌云第,他翻開族譜介紹,馮家家風代代相傳。

  馮洋波雖是農(nóng)民,但他筆耕不輟,是當?shù)赜忻摹靶悴拧?。農(nóng)閑時,他在家寫詩作賦習字,曾發(fā)表過《垅口馮賦》。翻開他的記錄本,只見字跡工整,楷書如模板印刻。

  “家風甚嚴!”馮洋波的女兒馮宇麗大學畢業(yè)后考上公務員,她介紹,父親要求子女不僅學習好,還要品德好,常在耳邊教導為人處事之道。

  她記得,有一次哥哥謊報成績,父親到學校問老師才知道。回家后,父親將哥哥一頓狠揍,姐妹求情也沒有用,打完之后還讓哥哥跪著寫檢討書。自此,兄妹再也不敢撒謊。

  受父親言傳身教,馮宇麗兄妹學習成績都比較好,均讀了大學參加工作,目前都成了家。逢年過節(jié),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回垅口馮陪伴父母。

  垅口馮至今家風純樸,崇文尚德,人才輩出。解放后,僅60來戶的村灣出了50多名大學生,其中有多名博士、教授等。

  這里將建成國學文化村

  從村口拐進村灣,一座白廊黛瓦的廊橋橫跨小溪,橋上書有“狀元橋”。

  狀元橋的另一頭便是垅口馮村灣。村灣里炊煙裊裊,村里干凈整潔。

  “這里正在進行美麗鄉(xiāng)村振興第二期建設!”村支書鄒孔輝介紹,狀元橋已經(jīng)修繕完畢,狀元亭也建好。狀元亭全木制結構,青石鋪地,有座椅靠欄,馮京的夫人像立在亭下。據(jù)了解,在亭柱上,將繪畫講述馮京艱難求學,終中狀元的故事。

  鄒孔輝說,這里還將古民居保護性修復為“狀元書院”科舉文化館和馮京博物館,陳列科舉選才制度的變遷、史料。沿著村灣荷塘,將以荷塘旁古井亭小園林為核心,修建沿河步道,布置宋詞書法石刻,傳頌經(jīng)典、了解宋詞名家的故事,建成宋詞文化園。

  記者看到,入村的扶貧旅游公路已擴寬至雙車道。據(jù)馬橋鎮(zhèn)鄉(xiāng)村振興示范圈規(guī)劃方案,垅口馮將打造成國學文化村和田園生態(tài)度假村,成為馬橋田園鄉(xiāng)村文化旅游帶重要的組成部分。(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鵬 通訊員 胡劍芳 李星)

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

技術支持:荊楚網(wǎng)

投稿郵箱: hbwmwxxbs@vip.163.com